24小时服务热线:

400-8838-798

行业动态

东城 : 厘清污染源底数 做好污染防治文章

2022-07-08 08:19:58 东莞市中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阅读

“东城面积大、工业企业多,污染源数量大、分布广,只有厘清污染源底数,才能做好污染防治文章。”近日,东城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卢敬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东城坚持“系统、科学、精准”的治污理念,保持“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、标准不降”,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从“坚决打好”转向“深入打好”,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东莞贡献力量。

“一河一策”治理水污染

近年来,东城在水污染治理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,包括老围河、黄沙河同沙段、光明排渠、筷子河、下桥河、上埔排渠、下埔排渠等7条黑臭水体,目前全面消除黑臭。“成绩来之不易,信心更加坚定。”卢敬崧坦言:“东城污染源数量多、分布广,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。其中涉气企业超过1500家、涉水企业有300多家、涉固废企业有3500多家,做好污染防治‘后半篇文章’任重道远。”

卢敬崧表示,今年将重点抓好治水设施效益发挥和生态修复治理,全面巩固提升治水成效。尤其是抓住提升治污效能“牛鼻子”,抓好生态环境修复治理,从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、更高水平改善提升水环境质量。

为此,东城紧盯2022年水污染防治考核断面水质考核目标,对18条涉考核河涌进行系统性梳理,制订“一河一策”综合治理,有效实现水环境质量稳定持续改善。推进污水治理设施提质增效,以促进污水收集率、进水浓度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“三提升”为导向,督促牛山、温塘东部污水处理厂规范化管理,协助完成东部污水处理厂的二期扩建,切实提升街道污水处理能力。

针对涉水企业,始终保持环境违法零容忍高压态势,督促重点污染企业、重点排水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备,防止降雨期间偷排、漏排和事故排放,切实从源头治理水污染,巩固治水成果。

协同防治堵住“废气”漏洞

目前,臭氧污染成为影响东莞空气质量的主要“元凶”。卢敬崧认为,突出加强大气污染防控精细化管控和有效治理,才能完成大气防控任务和目标。当前,东城划分成三个片区10个网格,构建常态化巡查队伍协同防治。东城将抓好臭氧和PM2.5协同防治,重点聚焦臭氧污染难题,坚持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并举,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标。

近年来,东城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。一方面,严格把控高耗能、高排放建设项目准入关口,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,持续动态清零“散乱污”企业。另一方面,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、降低扬尘污染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,实施VOCs企业分级差异化管控;督促企业使用低挥发性原材料及辅料,推动重点企业深度治理。全面统筹“车、油、路”全链条管控,大力度治理交通拥堵问题;严格落实“6个100%”扬尘防控措施,实现更大幅度减排。

构建固体废物管理“防护墙”

“3500多家固废企业,其中有2000多家企业产生危废。”卢敬崧坦言:“东城固废整治任务重、压力大,但有信心啃下这个‘硬骨头’,为东莞创建‘无废城市’添砖加瓦。”

“源头控制、闭环运行、全程监管。”卢敬崧说,东城将突出构建工业固废闭环处置体系和监管体系,全面提升固废治理水平。以东莞创建国家“无废城市”为契机,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机制。一方面,全面准确摸清固废底数,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、资源化利用、无害化处理和精细化管理,构建完善固废处置、监管闭环体系,系统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难题。另一方面,加强一般工业固废规范化管理,强化辖区工业固废暂存点监管,严厉打击非法转移、倾倒固体废物行为。特别是对医疗废物贮存、转移、处置的监管,确保东城医疗废物100%得到安全处理。

与此同时,深入了解基层一线需求,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帮扶,不断提升帮扶企业力度。既要依法依规加强企业的监管,又要加强帮扶指导。“通过送技术、送政策、送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问题。”卢敬崧如是说。

帮扶企业并不意味放松监管。东城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零容忍的高压态势,着力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准备,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环保专项执法行动,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。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风险隐患,执法人员及时建立台账,督促企业改正,并认真做好普法宣传。对于造成严重环境后果、影响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,则依法严肃查处,防止以疫情防控名义违法排放污染物,切实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。

来源:东莞市生态环境局